寧夏大禹文化園數字展廳規劃展示視頻 (含廣告,請耐心等待!)
項目名稱:寧夏大禹文化園數字展廳規劃展示
項目使用技術:增強現實、大屏幕、觸摸屏等
項目背景:
大禹文化園,總建筑面積13190平方米,建筑風格為仿漢代建筑,總體布局分為“一核”“一軸”、“兩翼”。建筑風格為仿漢代建筑,總體布局分為“一核”“一軸”、“兩翼”。“一核”為水路交通轉換核;“一軸”為建筑景觀中軸線,這一軸線上建有碼頭、廣場、牌樓、入口大門、鐘樓、鼓樓、明堂、大殿;“兩翼”作為主軸上建筑與文化延伸及視覺延伸,建有河圖洛書、九州苑、大禹雕像。整體建筑高度由西向東逐級增高,高差31.05米,形成錯落有序的布局。
大禹治水(鯀禹治水)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,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。他是黃帝的后代,三皇五帝時期,黃河泛濫,鯀、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堯、舜二帝,任崇伯和夏伯,負責治水。
大禹率領民眾,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, 終獲得了勝利。面對滔滔洪水,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,改變了"堵"的辦法,對洪水進行疏導,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;大禹為了治理洪水,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,置個人利益于不顧,"三過家門而不入"。大禹治水13年,耗盡心血與體力,終于完成了治水的大業。